带女孩回家是个技术活,需要从长计议,而且计划也不是一层不变的,没准肖恩现在说凯蒂最合适,可最终却带着乔丹娜甚至娜奥米回家了。当然,也有可能肖恩永远不会带女孩回家,这种事情谁能说清呢,他可是个花花公子,高中时就搞出过几个姑娘上门要答案这种事情,所以还是以后再谈吧。
平安夜之后,肖恩就离开了旧金山,回到了洛杉矶,不是他不想多呆,主要还是《冷山》的首映式被安排在了圣诞节当天,作为男主角肯定是要出席的。
对于这部电影,靠着肖恩当初和妮可的绯闻,米拉麦克斯将声势炒作得很大,除了一般的宣传手法,比如预告片以及海报什么的,像“让妮可?基德曼和肖恩?唐擦出火花的电影”和“男女主角假戏真做”这种消息,在韦恩斯坦的安排下到处流传。明格拉虽然不喜欢,但他在发行上面没什么发言权,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这种声势下,自然会有很多喜欢八卦的人想要一睹电影真容,尤其是在上半年被那段绯闻撩拨得很是好奇的家伙,非常想要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促成了妮可和肖恩的。抱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们,两人各自的影迷也同样充满了好奇和疑惑,无论是认为他们应该在一起的还是不该在一起的,所以电影尚未上映,人气却相当的足。
但换成是评论家就不同了,不少参加了试映的影评人,给《冷山》的评分都不高。
“节奏一如既往的缓慢,虽然场面大了许多,明格拉并没有走出自己的套路。”一位影评人这么表示。
“明格拉想要表现出战争的残酷,但是观众能看到的,只是男女主角的感情纠葛。”一个记者是这么看的。
“太冗长了,虽然有几段不错,但这并不能让我有足够的耐心看下去。”一个参加了试映但中途离开的普通人如此认为。
当然,也有人认为不错,比如看在韦恩斯坦的面子上特意参加了试映的罗杰?艾伯特就觉得,虽然情节的确有些冗长,但整体而言素质还是很高的,不仅肖恩和妮可的演技都可圈可点,许多配角都有让人眼睛一亮的地方。
“我虽然不能透露太多的情节,但作为一部文艺类型电影,明格拉还是尽到了职责,战争的残酷,人性的美好,对家乡或者说希望的向往,都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而肖恩和妮可的表演也都非常精彩,尤其是肖恩,你完全感觉不到,他才是个22岁的年轻人。但平淡的节奏作为明格拉的老问题之一,在这部电影里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,男女主角两条线的并行描述也并不新颖,不得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。”艾伯特在自己的文章里是这么写的,并最终给了三星半的评价。
其实,他的评论还算中肯,而参加试映后的舆论也算是称赞、贬低五五开,但以吸引眼球为主的媒体在报道时就没兴趣保持客观立场了,哪怕是相对客观。
“尽管许多人对《冷山》翘首以待,但我不得不提醒他们,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,安东尼?明格拉的《英国病人》和《天才雷普利》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,却不意味着《冷山》也能如此。这部成本接近8000万的电影,是米拉麦克斯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,花了四个月时间在弗吉尼亚、加拿大以及罗马尼亚四处奔波,但最终结果怎样却很难说。明格拉过于迷恋实景和大牌明星,据可靠消息,米拉麦克斯花了1500万邀请妮可出演《冷山》女主角,肖恩的片酬虽然没有具体数字,但应该不会低太多,而他最出色一部电影,《英国病人》,全球票房也才2。3亿,上一部《天才雷普利》更是少了至少1亿,如果《冷山》没有做出能吸引观众的改变,那么很有可能遭遇失败。”一家报纸的论调相当悲观。
这都还算好,尽管论点有些牵强,至少言之有物,某些没有顾忌的小报就大放厥词了:“从邀请肖恩?唐担任男主角开始,这部电影就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,也许他是个天才演员,就算他成功饰演了汤姆?雷普利,但是,英曼和雷普利有着本质的区别,而这点本质的区别就注定了肖恩驾驭不了这种角色。”
所谓本质区别,无非就是英曼的年龄比雷普利更大一些,至于为什么年龄大的英曼比雷普利更难饰演,那就随便扯了。
“英曼的内心世界更丰富。”
“英曼参加过战争。”
“英曼见过的丑陋更多。”
等等,反正只要想,总能扯上关系,记者们的想象力在这上面有着质的飞跃。于是到了后面,甚至连“英曼深爱艾达”这种理由都出来,因为肖恩是个花花公子,他不可能知道要如何去深爱一个女人……
总之,一句话,明格拉瞎眼的启用了肖恩是一个巨大的错误,而这个巨大的错误将会毁了《冷山》这部电影。
“也就是说,马丁?斯科塞斯的眼睛也瞎了。”肖恩这么咕哝了声。
“请问你在说什么?”栅栏外面举着话筒的记者当即大声问道。
“我再说,”微微走神的肖恩当即收敛了情绪,露出专门用在红地毯、首映式上的微笑,“托尼是个出色的导演,我非常高兴能和他再次合作,这部电影必然又会是一部精彩的作品。”
他本来想说,这部电影也许有些瑕疵,但依然会是部精彩的作品,但转念一想,要真这么说了,这些家伙指不定会歪曲成:男主角不看好自己主演的这部电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