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传说为隋唐名将程咬金,所擅长的三招斧法,三招名为:劈脑袋、鬼剔牙、掏耳朵。
后代常用来比喻,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多,但却非常管用。
亦指先声夺人,但没有后手,看起来很猛其实没什么绝招,好像黔驴技穷。
现在这门斧技,用‘三板斧’为名,倒确实有一点特别。
“余少时力大无穷,入军伍建功立业,先后使重锤、长戟、狼牙棒、大板斧,奈何不通任何武技,全凭力量学杀人之术。”
“老来伤病缠身,又遭奸人陷害,离朝堂游于山水之间。”
“偶入林间,遇一伐木烧炭人。正伐木,木粗九寸,持板斧横砍,力无分毫浪费,转眼放到巨木。”
“断木三尺,挥板斧竖劈,一破为二,二破为四,皆一斧之力。”
“深山恶狼来袭,饿狼狼扑背,其人反手一斧,横扫饿狼前肢,再竖劈一斧,狼头破裂两半。”
“余观战有感,忆战场挥斧杀敌,创出三招斧技,横砍扫千军,竖劈开山斩,反身旋弧破,取名三板斧。”
首页金箔所刻,交代这门斧技的来历,但创始人不曾留名,主要交代创造斧技的根源与灵感。
“扫千军,开山斩,旋弧破,这三招倒是有意思!”看完总纲后,庄有为尚未细看三招内容,但总纲叙述将他引入,那位伐木烧炭人,劈柴斩狼的现场,颇有一番感悟。
只不过,有那种情景重现的感悟,主要在于庄有为擅长斧技,对劈、砍都有很深的领悟。
兵十三观这‘三板斧’,就没多少感触,只当成三招基本斧技。
毕竟那伐木烧炭人,根本不会武技,使斧头伐木劈柴、乃至杀狼,都全靠熟能生巧,还有常年磨练的力量。
创造‘三板斧’的无名人,自称不通任何武技,全凭力大无穷,才能在战场拼杀建功。
庄有为继续翻看,第二页即扫千军的招式,仅有一张发力的人形图,附带不多的标注。
第三页开山斩、最后一页旋弧破,都同样只有一张人形图,标注不过寥寥几句,仅强调发力角度。
但在庄有为看来,这三张人形图,都包含各种变化,他能根据这三种发力点,延伸出多种变化的招式。
“返璞归真,大道至简,有招胜无招,无招仍有招,变招无穷,始终三斧!”看完三板斧所有内容,庄有为闭目沉思,在脑子里演练一阵,大致三分钟后,他才睁开双眼,低声感叹起来。
创造三板斧的人,不会任何武技,但他在战场拼杀半生,积累大量快速斩敌的经验。
所观摩的伐木烧炭人,每天重复一样的工作,熟能生巧,不浪费分毫力量,又与山间野兽拼杀,同样快速斩敌,追求一击毙命。
这两人的经验感悟相结合,才创造出‘三板斧’这门斧技,换成擅长各种武技的高手,还未必能创出这种返璞归真的招式。
现在这‘三板斧’,在很多人看来,如同三招基础斧技,或许发力技巧不错,但威力不一定有多强,不会有人费工夫去磨练。
只不过庄有为,明显不同于寻常眼光,他凭感悟自创“刀斧术”,尽管有系统作弊的助力,但根源和“三板斧”差不多,初看就明白这门斧技的强大之处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