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爱书网 > 百度宅男当崇祯 >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放弃,不抛弃

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放弃,不抛弃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杨改革正在好奇,这些勋贵们,来都来了,可是,现在还没有推出人选,这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?正在杨改革准备问问王承恩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。勋贵们出手了。

“启禀陛下,臣有一言,不知道当讲不当讲……”就在下面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,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出来说话了。

这个人,穿得衣服很特别,又是站在最前面的,杨改革当下就上心了。当下就用给王承恩递手势。

王承恩会意,小声的道:“陛下,这位就是英国公,张惟贤。”

英国公?这个名号好熟悉啊!也经常看明朝小说的杨改革对这个名号很耳熟,这是个很nb的家伙,在明朝勋贵里面,是头面人物,当下就很热心的道:“呵呵,国公有什么话,只管说,有好意见,朕一定采纳。”

英国公张惟贤道:“启禀陛下,这件事,臣本不该插嘴,我等勋贵,本不该涉九卿之事,不过,移民赈灾,运送粮食需要走河运、漕运;运人,更需要走河运,甚至围湖,也是和河道相关的,所以,臣建议陛下,何不派遣一位熟悉河道的人协助钦差专事这河运、漕运之事,如此,必定可以使这次赈灾,移民能更好的完成……”

派遣一位协助钦差的人?专门管理这河运,河道,漕运?这个设想,倒是让杨改革很意外,本来以为勋贵们是想抢钦差,现在看来,这些勋贵们,是打算抢这河运,漕运的权利?本意不在钦差?或者说副钦差?还说什么勋贵们不干涉九卿们的事,只管漕运、河运之类的?

“哦,呵呵,国公可有人选?”杨改革试探姓的问道。

“回禀陛下,臣以为,工部尚书兼右佥督御史,总督河道,提督军务,张九德十分适合,臣以为,内阁出一位辅臣任移民赈灾钦差十分必要,如此,才显得朝廷重视,才能压制地方,再有这河道总督从旁协助,更是再合适不过,如此,运送赈灾粮,运送灾民迁移,疏浚河道,甚至灌溉於田,更加的得力……”英国公张惟贤报出来的那一长串头衔,也是吓人,这个张九德,也算是一个牛人啊!干工部尚书这种活,是需要一定的实干能力的,这个人能干到工部尚书,还是什么总督河道,估计是和修河有关的,要这样,确实,这移民牵涉大批量的使用河流,这,也许,确实该用一位河道专家,杨改革有点心动了,更加让杨改革心动的是这家伙说要一位内阁出去坐镇,这意思就是要把东林党排除在外,因为东林党推出的人物是个侍郎,那岂不是说,这些勋贵的意思是?

自己的人马徐光启出任正钦差,勋贵们推出一位副钦差,专管河道,这……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政治?

有点意思,杨改革想通了其中的关键,决定试试这效果。

“嗯,国公说得有理,这移民赈灾一事,确实都和河有关,河道运输,河道疏浚,这确实需要一位河道专家的配合,那朕就定下来,此次移民钦差的事,由徐师傅出任,总揽全局,由张九德出任副差,专事河道,保证河道的畅通,能顺利,迅速的运送粮食和移民。”杨改革迅速的和勋贵们做了交换,这个,算起来,也算是有所得了,这是杨改革第一次和别人做妥协和利益上的交换,觉得感觉很奇怪,顺便,也准备看看这妥协之后的效果。

这种两方联手,我拿大头,你拿小头,强强联手的威力,立刻显现出来,皇帝的话一说完,立刻就有人跳出来大唱赞歌,头一个就是施凤来……东林党的人,就傻眼了,这些勋贵们居然不是抢的钦差,而是抢专门负责治河的副钦差,这勋贵们历来都不干涉政事的,这是有规矩的,不过,这漕运,河道却是个例外,勋贵们干涉这漕运和河运,这个,也不算出格,算合规矩,这一下,这移民钦差的事,算是鸡飞蛋打了。这两方一联手,你说我和,一下子,就把这移民钦差的事瓜分了。连原本推出大学士刘鸿训的另外一路人马,齐党现在也改支持皇帝了,这下子,把这件事,算是敲定了。

东林党的人也有头脑敏捷的,有人立刻奏到:“启禀陛下,臣也赞成徐阁老担任钦差,不过,这钦差也确实是劳累得很,臣以为,配一位专管河道的副手,确实必要,如此,算是为钦差减轻了不少压力,所以,臣以为,陛下何不再派出一位年轻力壮的副手呢?徐阁老的年事已高,常年累月的为陛下,为朝廷奔波也是辛苦,陛下何不体恤呢?”

杨改革发现这朝堂之上的事,政治,确实有点意思,拉一派,打一派……,见这个人提出的建议也有点意思,这个人提出的身强力壮,应该就是指周延儒了。杨改革考虑了一下,徐光启确实年纪大了,自己也不想让他太过于劳累,这移民的事,绝不是一天两天,一个月两个月,恐怕得数年之久,加上徐光启的身体又不好,前一阵子又吐过血,觉得这个人有必要考虑一下再加个副手。……这样,这朝廷主要的势力,都有所得,这件事,也算是高层达成的妥协,达成的一致,到时候移民的时候,下面的人,各方的势力,也不会出现扯皮,推诿的情况,这似乎更加有利于移民赈灾。

“嗯,有道理,这确实该加派个副手,这样,就让周延儒去吧,他现在才三十来岁,正是年轻,可以为徐师傅分担不少压力,如此,就这样决定了,一位钦差,两位副手,其他有司,人员,由钦差来决定吧……”杨改革定下这钦差的人选,觉得今天学到不少东西。

“陛下圣明……”朝臣们很一致的高呼万岁,高呼皇帝英明。这崇祯朝的第一肥差,花落帝党徐光启怀里,帝党在这次争夺中,得了头名,不过,其他人,也有收获,朝廷之上,是一副大欢喜的结局。

这定钦差一事,就这样从激烈的交锋,到峰回路转变成一正二副,算是尘埃落定了。

不过,这移民的事,还没完,杨改革等群臣高呼过万岁之后,又拿出太医院的防疫病条呈道:“朕想,在这移民赈灾过程中,大量的灾民集中,人口混杂,必须做好防御瘟疫,时病的措施,为此,朕特意查询过不少的医书,也问询过太医院,朕就嘱咐几句,希望徐师傅谨记,俗话说,病从口入,所以,严禁让移民喝生水,所喝之水,必须经过煮沸,冷了之后才能给移民喝,吃饭之前,必须洗手,第二,粪便向来都是疫病传播的罪魁祸首,所以,移民聚集之地,严禁随地大小便,粪便必须有专门的地方收集,必须定期掩埋,这些,必须形成规矩,必须严格执行,必须养成习惯,其他的,朕就不多说了。”杨改革抛出了自己的防瘟疫的方法。

其实,杨改革这样做,是有深意的,这明朝翻坛,其中就有瘟疫的“功劳”。为什么李自成这样容易攻破燕京城?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,就是因为瘟疫造成燕京城守军的战斗力急剧降低,李自成才捡了便宜。那不然,以野猪皮的战斗力,为什么数次入关,都没能攻下燕京城?李自成一来,这燕京城就轻松的攻破了?所以说,明灭亡有瘟疫的一份“功劳”,也算是说得过去的,杨改革现在就准备未雨绸缪了,准备开始给明朝普及防瘟疫的知识了,当然,一次不能普及的太全,一步步的来,等到崇祯十几年的时候,也许,自己就可以弄出一个很全面有效的防御瘟疫的办法,到时候,自己也别落得个钱还有,人没了的结局,那就悲剧了。

“陛下仁慈……”

“陛下怜悯……”

“陛下好生之德……”

群臣很感动,能为百姓考虑的皇帝,可不多啊!又是一阵马屁拍来,这个,杨改革也就受了,顺便把这份太医院呈上来的条呈给了徐光启。

接下来,按照一般会议的流程,就到了领导做总结词的时候了,杨改革是皇帝,当仁不让的领导,准备总结这移民赈灾一事,把这件事,告一段落。

“朕自登基以来,唯有一个愿望,就是我大明朝国强民富。朕的子民都有饭吃,有衣穿,有房住,不遭外敌入侵,在外族面前,总能是高人一等的存在,……然事情总是不甚如意,如今内有天灾连绵,外有强敌窥伺,真正的内焦外困之局面,但是,朕从来不放弃希望,努力的化解这一场场的危机,朕希望诸位臣工都能帮朕,以助大明共渡难关……,朕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明倾覆,华夏沉沦……,朕对此次移民,寄予了厚望,这是我大明转危为安,化解内部矛盾的最佳机会,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,我朝内焦外困之局面,必定会使得我大明彻底的糜烂,到时候,怕就是地狱降临,一副人间末世的景象……”杨改革打算把心里话,给这些大臣们说一说,至于有多少听进去,听懂了,能帮自己,那只能听天由命了。

不过一个皇帝预测自己的王朝是一个末世的景象,即将倾覆,这个实在是够吓人,有的大臣听不下去,准备开口争辩,不让皇帝继续如此说下去。

杨改革看到不少的大臣脸色焦急,激愤得很,知道自己的话说得很重,但是,并不打算让这些大臣说话,用手压了压,大臣们只好作罢,听皇帝继续说。

“……朕一直坚信,只要努力,不放弃,事情总是有转机,事在人为,事情,总是能朝好的一面发展的,所以,朕希望此次事关我大明朝生死存亡之关键的移民过程中,要有‘不放弃,不抛弃’的精神,朕的子民只要不放弃求生,不放弃希望,只要还相信朕是他们的皇帝,他们是朕的子民,朕就绝不抛弃他们,即便是千山万水,寻遍天之尽头,朕也会给他们寻一块能安生立命的田地……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